區域房市 機場捷運線 桃園擁17站

2014/07/09 1438LINE分享

明年10月通車 北台灣居住板塊洗牌

相較於大台北捷運的發達路網,人口同樣高達200萬人的桃園縣,卻長期欠缺得宜的都會軌道運輸系統,但隨著機場捷運線接近通車、台鐵高架化進入施工期,沿線區域發展可望產生質變,進一步促使居住板塊洗牌。
文/陳英寰 攝影/陳義元

機場捷運線已進入試車階段,預計明年10月可通車。

 

桃園縣政府共規劃藍、紅、綠、橘、棕等五條捷運路線,當中橘、棕線尚未進入實質審查,而綠線則卡在中正路地下化爭議仍處於環評階段,靜待縣府與居民溝通協調,且上述3條路線離通車尚早,故不在討論之列,因此明年即將通車的藍線與進入施工期的紅線,無疑是目前最值得期待的軌道系統。 

三大區段率先受惠

全名為桃園國際機場捷運的藍線(下稱機捷線),起自台北市雙子星大樓,原終於中壢環北路,但2010年行政院經建會同意增設兩站延伸至中壢火車站;從行經路線來看,除了A9站屬於新北市林口區,A7至A23(當中A14有兩站)等17個站體皆位於桃園縣境內,可說是未來幾年當地最重要的捷運幹線,而包括A7及A8站的長庚生活圈、A17、A18及A19站的青埔特區和A21、A22及A23的中壢生活圈,將是通車後最重要的三大區段。
首先,生活圈擴及林口A9站的長庚生活圈,區內醫護從業人員約1萬多人,華亞科技園區約3萬多人,加上長庚大學及周邊學校,師生數約2萬4千人,光這3個加起來,每天就有接近8萬人口在區內活動,這還不包括其他行業的就業人口,本區今日有如此發展,長庚林口院區功不可沒,周邊買屋及租賃市場十分穩定,尤其在華亞科技園區啟用後,住宅需求更為高漲,加上日後A7站合宜住宅居民進駐,配合機捷線通車,勢必形成更熱絡的人潮聚集。 

長庚生活圈可望因捷運通車,引入更多區外客層。

青埔特區值得期待

然而,位處中壢、大園交界的青埔特區,絕對是機捷線沿線燙金純度最高的一個區段,不僅是全台唯一具備3個捷運站體的重劃區,同時也是桃園高鐵站所在地,離機場更只有數站之距,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,吸引新潤、太子、新潤、聯上、宏普、富宇、華固等上市櫃建商搶進推案,房價從2007年的每坪10萬元上下,不到7年時間,預售案開價已紛紛站上4字頭。
不僅如此,國泰人壽在A18站後方的大型開發案,整體投資金額高達200億元,開發項目包括GLORIA OUTLETS、五星級國際觀光旅館、複合式商辦大樓、電影院等設施,預估每年吸引超過700萬觀光人次,創造年產值至少100億元,而GLORIA OUTLETS最快明年底就可開幕營運,加上位於林口A9站旁的三井Outlet,一條機捷線就有兩個大型Outlet商城可供選擇。 

海華特區因擁A21站,近年成為大中壢地區的房市龍頭。

打破中壢房市生態

若要觀察機捷線所帶起的區域質變,中壢生活圈是最佳的例子。礙於通勤幹道有限,早期台北民眾移居桃園,主要鎖定龜山、八德、南崁及桃園市等北桃園區段,內壢、中壢及平鎮等南桃園區段,幾乎很難吸引台北民眾移居,可是2006年機捷線正式動工後,由於路線直達環北路,把原本封閉的房市型態開了一個缺口,陸續出現了以往罕見的台北客層,特別是站體所在地的海華特區,成交行情更是一舉站上每坪30萬元。
當地房仲業者表示,機場捷運線定案動工的消息一出,站體預定地周邊中古屋市場瞬間熱絡起來,產品詢問度高、議價空間小,若是像A21站這種提早施工的,議題發酵時間長,市場感受更為明顯。 

沿線區域中,又以青埔特區燙金度最高。

後站地區將成重點

老街溪站(A22)、中壢車站(A23)則是屬於機捷線的延伸工程,全線地下化長 2.04公里,總工程費預估138.01億元,工程沿中豐路採地下方式南行,至中央西路路口附近設A22站,於中山路附近東轉穿越民宅至中正路,並在目前台鐵中壢火車站位址下方,設置與未來台鐵中壢高架火車站共構的捷運站體,本工程去年11月底由大陸工程得標、今年2月動工,目前正辦理A22站周邊的區段徵收作業,不過上述兩個站體周邊多為舊市區,使得開發多有限制,因此腹地廣闊的後站地區,可望成為政府及民間積極介入的重點目標。 

 

專家說法

機場捷運線串連桃園高鐵站、桃園機場及中壢火車站,往北可直達台北車站,未來將是北北桃最仰賴的黃金軌道,對區域間的人口移轉,也會產生明顯的推動效果,而幾個重點區段無論是價格或餘屋去化速度,都會因機捷線通車而有所回應,也能破除市場觀望氣氛,籌碼面可望再加分。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桃園縣市房地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